中华民国
![](/images/countryhumanswiki/thumb/f/fd/Confusion.svg/25px-Confusion.svg.png)
❛❛ | 中国已经厌倦了被人左右的统治,以至于他们推翻了旧政府,建立了一个新的、更强大的政府。这个政府意外地变弱了,并由前任政府的一个人控制。
|
❜❜ |
⸺ 比尔·沃茨《我猜是整个世界的历史》 |
中华民国
,在中国简称民国。1921年至1949年的中国。它是亚洲的第一个民主共和国,诞生于革命。他们可以通过在地图开疆来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。他们也可以通过人海战术抵挡外来侵略者的全面进攻。但由于屡战屡败,效率低下,处于尴尬的境地。File:形象-西藏地方.png 西藏地方和 File:形象-博克多汗国.png 外蒙古 File:形象-蒙古人民共和国.png 处于它的管理范围之外。File:形象-中国共产党-旧.png 中国共产党曾经是它的一部分,但不可调和的关系使
中华民国将 File:形象-中国共产党-旧.png 共产党踏出去。
根据真实历史,它通常划分为 北洋政府和
国民政府两部分。他们通常被分开讲述的,尽管表面上只是政府的更迭。
北洋政府以清朝末期出现的北洋新军的将领为主,而
国民政府是 File:形象-中国国民党.png 中国国民党执政。
描述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外貌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前期或者正式场合它会穿中山服,中后期它往往穿军服,不论男女,因为这里有很多战争。对于政府,民有时会是首领形象会在军服上别上徽章和绶带。值得注意的是,它可能会戴有一个带帽缨的军帽。民也可以是知识分子或普罗大众形象,这符合中国的大多数。北洋时期男体可能描述为穿长衫或马褂。女体往往描述为穿学生装,穿着包括蓝色衬衫和黑色裙子,但是也可以穿旗袍。另外他们还可以戴圆眼镜。[2]
性格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中华民国
的性格本身就很复杂,有点多变和人格分裂。尤其是考虑到不同的阶级和势力时,更是如此。对于民国初期的人来说,他们会有点自私,害怕被卷入一些不好的烂摊子,甚至有点麻木。不过他们知道他们必须面对未来,他们会让自己变得坚强。
之后他们会对那些帝国主义说不,他们会参加更多的战争和革命,并付诸他们自己的想法,改造中国。他们的知识面有点广有点复杂。他们对于其他国家是友好的,他们希望融入社会,但不能是被动和屈辱的。他们实际也讨厌他们的政府,因为政府的软弱、腐败和军阀,以及不愉快的巴黎和会和 File:形象-中华帝国.png 中华帝国。
新的国民革命意味着更新,他们就是更活跃、自信、爱国和积极向上的人了。他们表示 旧政府和军阀可以滚了。因为自身势力的矛盾,
中华民国分割了曾经视为他们一部分的 File:形象-中国共产党-旧.png 共产党。并鄙视他们,为此疲惫不堪。虽然在一段时间内,他们再次联合(File:形象-中国共产党.png 共产党回到
中华民国)在一起抗击 File:形象-日本帝国.png 日本帝国。
中华民国可以是 File:形象-中国国民党.png 国民党,File:形象-中国共产党.png 共产党认为
国民党政府很专制、自私、冲动、有时惊恐发作(害怕 File:形象-中国共产党.png 共产党),
国民政府不关心人民的生活。
中华民国会为自己的成就感到自豪,虽然有时被描绘成炫耀。它会在社会上寻求别人的帮助。虽然它总是操作不佳或者三心二意,并使它处于尴尬的处境。不过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它仍然受到欢迎。
旗帜含义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最初 中华民国使用的是一面五色旗,五色是中国传统色,也代表当时中国的五大民族,象征五个族群处于一个联盟。
颜色和含义 | HEX | RGB | HSB | |
汉 | #de2119 | 222, 33, 25 | 2, 89%, 87% | |
满 | #ffc500 | 255, 197, 0 | 46, 100%, 100% | |
蒙 | #08639c | 8, 99, 156 | 203, 95%, 61% | |
回 | #ffffff | 255, 255, 255 | 0, 0%, 100% | |
藏 | #000000 | 0, 0, 0 | 0, 0%, 0% |
由于新生的 中华民国陷入了军阀统治的黑暗中,后来
新的革命政府为了区别于原有的五色旗,他们开始使用青天白日满地红。这面旗帜实际在民国建立初期就有了,作为海军旗使用,但现在作为与革命精神更为契合的旗帜,它成为了中国的新国旗。
颜色和含义 | HEX | RGB | HSB | |
白色象征民族和自由,以及平等、无私与纯洁的思想 | #ffffff | 255, 255, 255 | 0, 0%, 100% | |
蓝色象征民权和平等,以及光明磊落、崇高伟大的人格和志气 | #000095 | 0, 0, 149 | 240, 100%, 58% | |
红色象征民生和博爱,以及奉献、勇敢奋斗的精神 | #fe0000 | 254, 0, 0 | 0, 100%, 100% |
这面新国旗由红色旗地和蓝色旗角以及白日组成。白日有十二道光,代表十二个时辰,十二个月和十二美德。表示人民要不断奋斗进取、自强不息,如同日月光华;芒锋寓意革命精锐,民主自由博爱的光华四射。红色旗地象征着为推翻旧政府,建立新中国而牺牲自己的革命者的鲜血。[3]
关于名称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不像其它的共和国,它的名字使用了“民国”而不是“共和国”。以此表示它与人民更近,跟西方的共和国有所不同。不过“民国”和“共和国”在西方语言都是“republic”。如果不考虑区分后来的 新中国的话,民国和共和国一般会被混用。
别称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- 民国、民 - 政体简称。
- 北洋 - 用于北洋政府。
- 烤馒头 - 用于国民党及其中国政府,来自国民党一词的威妥玛式拼音 Kuomingtang 的缩写 KMT,又契合旗帜上的白日。
- 国、果 - 用于国民政府和国民党,来自名称中的第一个字。
历史 [4]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革命之前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自1840年鸦片战争特别是甲午中日战争以来, 中国一直受到内乱和外国入侵的挑战。内部叛乱和镇压导致数百万人死亡,与外国列强的冲突带来了羞辱性的不平等条约,得到了给财政体系带来负担的赔偿,并损害了中国的领土完整。汉族人普遍认为,政治权力应该从少数民族满族人手中归还给占多数的汉族人。在义和团运动和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镇压之后,
清政府终于开始了“根本性”的体制和政治改革。然而,
朝廷未能实现真正的政治自由化和现代化,导致改良主义者走上了革命的道路。
中国出现了很多革命团体,但最有组织的团体是由孙中山创立的,他是一位共和主义者和反清活动家,在海外华人和海外中国学生中越来越受欢迎。1905年,孙中山在东京创立了中国同盟会,由在日本的中国革命运动的人民领袖黄兴担任副手。
民国的建立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1911年的 File:形象-四川.png 四川保铁运动掀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。10月10日晚,File:形象-湖北.png 湖北省会武昌爆发革命——由于起义计划泄露,新军的 File:形象-中国革命党.png 革命派军人在夜晚发动起义,武汉地区三个城镇很快被占领。这场被称为武昌起义的革命迅速得到响应,大部分省份(24省中的15个)纷纷建立军政府, 清王朝的统治就此分崩离析。远在美国的孙中山听闻革命后迅速回到以支持革命。
然而, 清政府并没有放弃政权。10月27日,袁世凯被
清政府重新任命为新军的首领,冯国璋、段祺瑞率领军队南下抵抗 File:形象-中国革命党.png 革命军。双方由于战时困难,双方开始谈判。1912年1月1日,
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 File:形象-南京.png 南京成立。孙中山被选举为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总统。为早日战争结束,孙中山提出袁世凯若放弃
清朝接受
民国,它就可以将临时总统的权利让位于他。袁世凯接受了,并在2月12日迫使中国末代皇帝溥仪退位。太后在退位文书上签了字。不过皇室被允许继续住在紫禁城。至此,
中华民国正式继承
清朝。
就这样,辛亥革命终结了统治中国三千年的君主专制,建立了亚洲第二个 共和国。民主共和观念思想得到广泛传播。临时政府确立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》以巩固革命成果。但辛亥革命的成果却为袁世凯所窃取。在开国后的一段时间间,
中国进入相对安稳的日子,由于一战时西方国家忙于战争,并未对中国经济过多干涉,中国的民族资本得到快速发展。
北洋时期与二次革命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虽然革命成功推翻了 清朝,但却没有防住袁世凯独裁的想法。1912年,为了抑制袁世凯独裁的发展,宋教仁合并孙中山的中国同盟会和其它几个党派建立 File:形象-中国国民党.png 中国国民党,并在1913年的第一次全国选举中获得大部分席位。这让袁世凯感到害怕。1913年3月,宋教仁被刺杀,其刺客甚至是袁世凯的亲信。
由于袁世凯忌惮 File:形象-中国国民党.png 国民党的发展。5月底,袁世凯决定对国民党采取军事行动。1913年7月,南方七省反抗袁世凯。他们谴责袁世凯的行为,对于现状颇有不满。但由于 File:形象-中国国民党.png 国民党弱小且力量分散,遭到袁世凯残酷镇压。11月,袁世凯下令解散 File:形象-中国国民党.png 国民党,并强行将国民党议员从议会中除名。由于大多数国会议员属于 File:形象-中国国民党.png 国民党,议会没有达到法定人数,因此无法召开会议。1914年1月,袁世凯解散国会。之后他修改了宪法,将内阁制修改为总统制。这允许他宣战、签署条约和任命官员,而无需事先征得立法机关的批准。1914年12月,他进一步修改了法律,将总统的任期延长至十年,没有任期限制。从本质上讲,袁世凯是在为他作为皇帝的上位做准备。
护国战争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1914年一战爆发时, 日本站在协约国一边,乘机夺取了
德国在 File:形象-德属青岛.png 山东的领地。1915年,
日本对
北京政府发起外交和军事压力,企图让
北京政府接受旨在灭亡中国的《二十一条》。
北京政府在拖延几个月被迫签订,又单方面不承认,以避免遭受
日本的军事压力。但袁世凯仍然继续他的帝制议程。
1915年12月12日,袁世凯为了独裁梦自封皇帝, 中华民国变成 File:形象-中华帝国.png 中华帝国。12月25日,蔡锷、唐继尧、李烈军宣布 File:形象-云南.png 云南首先独立,并得到了孙中山的号召。护国战争的独立浪潮立即席卷整个中国西南,而袁世凯却失去了北洋将领们的信任。他不得不在次年3月22日结束帝制,并于6月6日在绝望中死去。
护法运动和军阀时代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袁世凯死后,继任的北洋统治者拒绝恢复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》和国会。孙中山认为约法和国会是民国的象征,为了维护共和制度,他毅然举起了“护法”的大旗:1917年秋,孙中山在广州组织护法军政府,试图借助滇系、桂系等西南军阀的军事力量,开展护法运动。然而,南北军阀最终达成了安协,孙中山被排挤出军政府。1918年5月,孙中山被迫离开广州回到上海,护法运动失败。
在这个时期北洋军阀分化 File:形象-直系.png 直系、File:形象-皖系.png 皖系、File:形象-奉系.png 奉系三大军事集团,争夺北京政府的控制权。除外还有大大小小的军阀。 北京政府成为了摆设,军阀为了地盘和巩固地位而依附于帝国主义,互相讨伐。
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的动乱之中。
五四运动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在第一次世界大战,协约国战胜同盟国,作为协约国后勤的 中国获得了战胜国的地位。然而,
美
英等国操纵和会,竟决定由
日本继承
德国在中国山东的 File:形象-德占青岛.png 特权。面对屈辱失败,
北洋政府却准备接受这个现实,引发了中国人民群众的不满。从1919年5月4日开始,北京学生的罢课拉开了五四运动。随着事件不断发酵,工人罢工商人罢市。一时间由于所造成的广泛影响,
北洋政府不得不放弃妥协,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。这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,彻底性地反帝反封建,在这一时期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,并发挥了自己的力量。
北伐战争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五四运动帮助中国重新点燃了当时衰落的共和革命事业,工人运动高涨。1917年,孙中山与南方军阀合作,成为当时广州军政府的总司令。1919年10月,他重建了 File:形象-中国国民党.png 国民党以对抗北洋军阀。后者在一连串的军阀统治下,仍然保持着其合法性的外表以及与外国的关系。
到1921年,孙中山已成为 南方政府的总统。他在余生中试图巩固他的政权并实现与北方的统一。然而,他从西方国家获得援助的努力没有结果。1920年,他求助于最近实现了自己的革命的 File:形象-苏联.png 苏联。File:形象-苏联.png 苏联希望与中国革命者交朋友。然而,出于政治上的权宜之计,File:形象-苏联.png 苏联领导层采取了双重政策,既支持孙中山,支持新成立的 File:形象-中国共产党-旧.png 中国共产党,又保留对
北京政府的承认和交流。
孙中山经过多次反对 北洋军阀斗争的失败后,深深感受到有必要改组 File:形象-中国国民党.png 国民党,联合其它势力的支持。File:形象-中国共产党-旧.png 中国共产党接受了 File:形象-第三国际.png 第三国际的建议,1923年6月 File:形象-中国共产党-旧.png 中国共产党正式与 File:形象-中国国民党.png 中国国民党合作,共产党成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,以改造 File:形象-中国国民党.png 国民党。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东召开,还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解释,确立联俄、联共、扶助工农三大政策,标志统一战线的正式成立,位于广州的
国民政府成立。在 File:形象-苏联.png 苏联的帮助下,孙中山在广州建立黄埔军校,蒋介石任校长。
1925年3月孙中山去世。到了1926年,File:形象-中国国民党.png 国民党已经产生了左翼和右翼两派,其中的 File:形象-中国共产党-旧.png 共产党也在发展。3月,蒋介石在中山舰事件中增强了他的实力。他突然解雇了他的苏联顾问,限制中共党员参与最高领导层。File:形象-苏联.png 苏联仍然希望避免统一战线的分裂,让 File:形象-中国共产党-旧.png 共产党进行地下活动以促进北伐,蒋介石最终于1926年7月从广州发动了北伐战争。
北伐战争异常顺利,他们扫清了直系和皖系军阀,工农革命运动也一同发展。1927年初,File:形象-中国共产党-旧.png 中国共产党和 File:形象-中国国民党.png 国民党左派决定将国民政府所在地从广州迁至武汉。但以蒋介石为首的 File:形象-中国国民党.png 国民党右派,在4月12日的上海大屠杀中在 File:形象-南京.png 南京建立了一个反共政府,大量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遭到屠杀。File:形象-中国国民党.png 左派国民党政权选择了屈服,而 File:形象-中国共产党-旧.png 中国共产党被迫在南昌起义独自建立起自己的 File:形象-中国工农红军.png 中国工农红军。 在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,北伐战争还在进行。1928年,File:形象-中国国民革命军.png 国民革命军抵达北京,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在退往关外途中,被日本人炸死。1928年底,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发表通告,宣布“服从国民政府,改易旗帜”。至此,
南京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。
南京十年和国共内战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一方面, 中国得到了发展,稳定物价、改革银行和货币体系、修建铁路和公路、改善公共卫生设施、扩大工农业生产,法律和刑罚制度现代化。另一方面,由于 File:形象-中国国民党.png 国民党采取“政治监护”和经常性的暴力手段镇压反政府抗议活动,维持一党统治。政治自由受到严重限制。经济上帝国主义对
中国的影响依然严重。大城市繁华的同时,农村则处于不断萧条。
File:形象-中国工农红军.png 中国共产党为了保存革命,遵循工农武装割据的方式在湖南一带建立了革命根据地,还建立了 File:形象-中华苏维埃.png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。File:形象-中华苏维埃.png 红军与根据地的发展令 File:形象-中国国民党.png 国民党统治集团大为震惊。他们对 File:形象-中华苏维埃.png 共产党发动围剿。File:形象-中华苏维埃.png 共产党成功粉碎了前四次的围剿,但没有成功抵御第五次围剿。他们开始战略转移,在遵义会议中接解除了博古等人的权利,File:形象-中国工农红军.png 中国共产党脱离了 File:形象-第三国际.png 第三国际的领导,毛泽东得到了在 File:形象-中国共产党-旧.png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。之后,红军穿越了中国西北的高山和草地,在1935年到 File:形象-中华苏维埃-新.png 达陕甘宁革命根据地。这场战略转移被称之为“长征”。File:形象-中国国民党.png 国民党灭亡 File:形象-中国工农红军.png 共产党的计划没有成功,反而让 File:形象-中国工农红军.png 共产党更加强大。
抗日战争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19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的大萧条严重影响了日本经济,为了寻求更多的资源,File:形象-日本帝国.png 日本帝国开始不断入侵分裂的中国。1931年9月1日,File:形象-日本帝国.png 日本关东军擅自发动九一八事变,占领中国东北,建立傀儡政权 File:形象-伪满洲国.png 伪满洲国。 南京国民政府为了不扩大事端,采取了不抵抗政策。
之后 File:形象-日本帝国.png 日本策动华北独立事件 File:形象-伪蒙疆.pngFile:形象-伪察南.pngFile:形象-伪晋北.pngFile:形象-伪蒙古.png,一二·九运动相继爆发。蒋介石“攘外必先安内”的政策激起了很大的反对。1936年12月12日,File:形象-中国国民革命军.png 国民革命军的军官张学良和杨虎城在 File:形象-西安.png 西安扣押蒋介石,要求抗日。File:形象-中国国民党.png 国民党与 File:形象-中国共产党.png 共产党得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。
1937年7月7日, 中国和 File:形象-日本帝国.png 日本军队在北平城外的卢沟桥附近发生冲突,
中国的抵抗更加激烈。这场冲突导致了中日之间的公开战争。经过三个月的淞沪会战,
日本在陆军和海军方面都遭受了广泛的伤亡,但 File:形象-上海.png 上海沦陷了。1937年12月,首都 File:形象-南京.png 南京沦陷了,紧随其后的是被称为南京大屠杀的大规模谋杀和强奸。File:形象-重庆.png 重庆成为临时首都。File:形象-日本帝国.png 日本还建立了伪军和更多的傀儡政权,包括以卖国贼汪精卫为首的 File:形象-伪南京国民政府.png 伪南京国民政府,以对抗
自由中国。
File:形象-中国国民党.png 国民党在正面战场进行了多次会战,包括台儿庄战役、武汉和长沙的会战,承担了惨重代价。在敌后战场,File:形象-中国共产党.png 共产党则以游击战不断牵制日军。毛泽东的《论持久战》反驳了当时了“亡国论”和“速胜论”,增强了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。在这场战争中,几乎所有的还把自己视为中国人的少数民族、军阀、政权都团结了起来,以走过这场被称为“中华民族离灭亡最近”的战争。
之后随着 美国的参战,
中国得到了它的外国盟友,中国战场的情况逐渐明朗。
中国还可以向 File:形象-英属缅甸.png 缅甸派遣远征军与
英国抵抗 File:形象-日本帝国.png 日本。虽然期间国共发生了冲突,还发生了臭名昭著的人为灾难——花园口决提以及一次大溃败,但 File:形象-日本帝国.png 日本的失败无可置疑。1945年,File:形象-苏联.png 苏联出兵中国东北,
美国向 File:形象-日本帝国.png 日本投放原子弹,
中国开始战略反攻,File:形象-日本帝国.png 日本投降了。
中国拿回了它在中日战争中丢失的所有土地,包括台湾。
中国内战和之后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战后中国人民渴望和平。但蒋介石不希望 File:形象-中国共产党.png 共产党的持续壮大,虽然国共之间的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得到和平召开。但蒋介石仍然在1946年6月发动了内战。但是 国民党政府的腐败与不作为使得人民失去了对
国民党政府的信心。File:形象-中国国民党.png 国民党在内战中败退,在最后只能在台湾岛生存。
File:形象-中国国民党.png 国民党撤退到台湾后,将台北作为 中华民国的临时首都。之后两岸还要在经历一些冲突和战争,双方互不承认。1971年,联合国驱逐了
中华民国,取而代之的是
中华人民共和国。
关系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朋友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中立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- File:形象-苏联.png 苏联
- File:形象-西藏地方.png 西藏地方
- File:形象-博克多汗国.png 博克多汗国
- File:形象-蒙古人民共和国.png 蒙古人民共和国
- File:形象-英属香港.png 英属香港和 File:形象-英占威海卫.png 英占威海卫
- File:形象-德占青岛.png 德占青岛和 File:形象-葡属澳门.png 葡属澳门
- File:形象-新疆省.png 新疆省军阀
- File:形象-乌梁海.png 乌梁海和 File:形象-图瓦人民共和国.png 图瓦人民共和国
敌人/不友好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国民政府对
北洋政府
清
- File:形象-中华帝国.png 中华帝国
- File:形象-中国工农红军.pngFile:形象-中华苏维埃.pngFile:形象-陕甘宁边区.pngFile:形象-中国共产党.png 中国共产党
- File:形象-三区革命政府.png 三区革命政府
- File:形象-内蒙古自治政府.png 内蒙古自治政府
- File:形象-中华共和国.png 中华共和国
- File:形象-日本帝国.png 日本帝国
- File:形象-伪察南.png 伪察南、File:形象-伪晋北.png 伪晋北和 File:形象-伪蒙古.png 伪蒙古
- File:形象-伪满洲国.png 伪满洲国
- File:形象-伪蒙疆.png 伪蒙疆
- File:形象-伪晋北.pngFile:形象-伪蒙古.pngFile:形象-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.pngFile:形象-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.png 其他的日本傀儡政权,伪政府
- File:形象-东突厥斯坦.pngFile:形象-第二东突厥斯坦共和国.png 东突厥斯坦
意见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❝ 待定 ❞
❝ 待定 ❞
❝ 待定 ❞
![](/images/countryhumanswiki/e/ef/%E5%BD%A2%E8%B1%A1-%E4%B8%AD%E5%8D%8E%E6%B0%91%E5%9B%BD-%E6%96%B0.png)
图库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旗帜/标志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-
国旗(1912-1928)
-
国旗(1921-1949*)
-
国徽(1912-1928)
-
国徽(1921-1949*)
-
玉玺(1929-1949*)
-
武昌起义用旗
-
中华帝国用旗
-
西藏地方用旗
绘画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花絮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引用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- ↑ https://minguowang.com/past/ws-csk/7121/ 民国网:民国百科:1912年——1949年首都变迁史
- ↑ https://minguowang.com/amourous-feelings/wh-qh/10829 民国网:民国那时候,人们怎么穿衣服?
- ↑ https://baike.baidu.com/item/中华民国国旗
- ↑ 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History_of_the_Republic_of_China
链接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Template:导航栏-中华民国 Template:导航栏-中国 Template:导航栏-台湾 Template:导航栏-联合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