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转到内容

元:修订间差异

来自CountryHumans中文百科
Maitian MaiLin留言 | 贡献
Maitian MaiLin留言 | 贡献
无编辑摘要
 
第14行: 第14行:
|图上话语 = 蒙元、大朝
|图上话语 = 蒙元、大朝
|图片 = <gallery>
|图片 = <gallery>
中国-蒙古:元.png|元
朝 by 麦田麦林.png|元
Flag of Yuan.svg|旗帜-蒙八思巴
Flag of Yuan.svg|旗帜-蒙八思巴
Flag of Yuan (Chinese).svg|旗帜-汉
Flag of Yuan (Chinese).svg|旗帜-汉
第143行: 第143行:
===绘画===
===绘画===
<gallery>
<gallery>
中国-蒙古:元.png|作者:[[User:Maitian MaiLin|麦田麦林]]
朝 by 麦田麦林.png|作者:[[User:Maitian MaiLin|麦田麦林]]
</gallery>
</gallery>



2025年4月2日 (三) 21:18的最新版本

此页面有一个或多个头部模板,包含一些信息。对于存在的问题,请帮助改进它或在讨论页上讨论。
未完成的页面……这个页面还没有完成初次定稿,撰写者可能还要继续编写,您也可以帮助社区编辑它。

,国号“大元”“大元大蒙古国”,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是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,由蒙古人建立。它直接延承自 蒙古帝国,由铁木真于1206年建国,1271年忽必烈定汉语国号为“大元”,1279年灭 南宋。它可以视为 蒙古帝国本身,也可以视为 蒙古帝国作为“邦联”的一部分,由大蒙古国可汗直接统治。

元朝疆域超越历代,东起日本海、南抵南海、西至天山、北包贝加尔湖。它保留中书省与枢密院,并首创行省制度。 元朝的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也较为繁荣,与各国外交往来频繁。在文化方面,出现了元曲等文化形式,更加世俗化。

由于它的政治混乱和腐败,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,最终导致元末农民起义。1368年, 明朝攻占大都和上都, 元政权退守漠北,史称 北元,成为与 明朝对峙的政权。 北元统一直持续到1635年,为 后金所灭。

描述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
外貌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
和现代蒙古人穿的厂领服饰不同,它通常穿的是交领蒙古袍,而且还是右衽(虽然也可以是左衽)。除此之外它会戴一顶钹笠帽,通常有红色“护耳”,或者戴直檐大帽。

性格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
旗帜含义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
颜色和含义 HEX RGB HSB
灰色 #B6BFC4 182, 191, 196 201°, 7%, 77%

元朝没有国旗,但它尚白色,对应五行中的金。在朝代人CH社区,它的肤色是灰色或浅蓝色。

别称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
  • 大朝及其各种搭配 - 大就是好

词源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
它的名字写成“元”或者写成八思巴文或传统蒙古文形式。这个名称来自《易经》中的“大哉乾元 ”,按照 元朝官方在《经世大典》的解释,就是“大”的意思。

元朝延承自 蒙古帝国,国名为“大蒙古国”,在汉语中还有各种变体如“大朝蒙古国”等。启用新国号后,“大蒙古国”一名在汉语中不再被使用,但没有废除,蒙语中仍用此号,通常是与汉语国号并称,即“大元大蒙古国”。

语言与文字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
元朝制作了一种可以用来书写蒙语和藏语等语言的元音附标文字——八思巴文,作为它的官方文字。名字来自藏传佛教萨迦派(花教)第五代祖师——八思巴,推动西藏纳入中国管理的人。当然这种文字因书写和认读麻烦而不受欢迎,使得这种文字最终主要应用于官方文件。

历史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
关系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
图库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
绘画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
旗帜/徽章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
花絮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
  • 元朝有五等人制,但不限制迁徙。
  • 元朝堪称最适合阶级叙事的朝代,即使蒙古人是一等人,也可以备受剥削。

参考/引用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

链接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