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盟占德国」:修訂間差異
外觀
Maitian MaiLin(留言 | 貢獻) 创建页面,内容为“{{未完成}} {{角色 |标题 = 盟占德国 |小标题 = Allied-Occupied Germany<br>Das von den Alliierten besetzte Deutschland |前者链接 = 德意志第三帝国 |前者形象 = 德意志第三帝国 |后者链接 = 西德 |后者形象 = 西德 |日期 = 1945.6.5 – 1949.10.7 |图上话语 = |图片 = <gallery> Flag of Allied-occupied Germany.svg|旗帜 </gallery> |图下话语 = |图片作者 = |别称 = |政府 = 盟国管制理事会 |地理位置 =…” |
Maitian MaiLin(留言 | 貢獻) 需配图 |
||
第1行: | 第1行: | ||
{{未完成}} | {{头部折叠|{{未完成}}{{需配图}}}} | ||
{{角色 | {{角色 | ||
|标题 = 盟占德国 | |标题 = 盟占德国 |
於 2025年1月31日 (五) 23:58 的修訂
此頁面有一個或多個頭部模板,包含一些信息。對於存在的問題,請幫助改進它或在討論頁上討論。
File:形象-盟占德國.png 盟占德國,是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後,從6月5日到1949年5月23日西德成立,被盟軍占領的德國。發動二戰的 File:形象-德意志第三帝國.png 納粹德國被剝奪了主權,代表盟國的四個國家: 美國、 英國、 法國和File:形象-蘇聯.png 蘇聯組成盟國管制理事會以管理德國,分區占領了德國版圖,而首都柏林則被單獨分區占領。
由於 美 英 法三國與 File:形象-蘇聯.png 蘇聯在政策上存在分歧。西部地區逐漸被統一管理,而1948年 File:形象-蘇聯.png 蘇聯退出盟國管制理事會,在6月到次年5月實施柏林封鎖,標誌盟軍的合作徹底破裂。1949年5月23日,西部地區建立 File:形象-西德.png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,而蘇聯於1949年10月7日效仿建立 File:形象-東德.png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。
File:形象-薩爾保護領.png 薩爾保護領於1947年12月17日在法占區成立。1956年 File:形象-薩爾保護領.png 薩爾保護領通過全民公決脫離 法國的統治,加入 File:形象-西德.png 西德成為 File:形象-薩爾州.png 薩爾州。
描述
外貌
性格
旗幟含義
顏色和含義 | HEX | RGB | HSB | |
藍色 | #003399 | 0, 51, 153 | 220, 100%, 60% | |
白色 | #ffffff | 255, 255, 255 | 0, 0%, 100% | |
紅色 | #ff0000 | 255, 0, 0 | 0, 100%, 100% |
盟占德國的旗幟為基於國際信號旗(字母C)的燕尾旗。
德國投降後,國家政府解散,主權被剝奪。導致德國沒有國際承認的國旗。但國際法要求德國船隻必須懸掛某種表示德國的旗幟。因此盟國管制理事會讓德國使用表示字母C的國際信號旗,但形狀是燕尾的,被稱為 C-Pennant。
歷史
政治
關係
朋友
中立
敵人/不友好
圖庫
繪畫
旗幟/徽章
-
旗幟
花絮
- File:形象-柏林.png 西柏林是自1945年二戰結束後建立的英美法共同占領區,此地在行政上是 File:形象-西德.png 西德的一部分,但是在法律上並非屬於西德的一部分。相對於 File:形象-柏林.png 西柏林,城市東部的蘇占區稱為 File:形象-東柏林.png 東柏林,是 File:形象-東德.png 東德的首都;但西方國家認為柏林在法律上仍為四國聯合占領區,因此不承認 File:形象-東柏林.png 東柏林的首都地位。